军盛抗癫专家科研小组
(成都军盛医院 成都 100071)
【摘要】目的 研究NGC超低频点位祛痫体系治疗癫痫病的疗效。
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在成都军盛医院内科就诊,确诊为癫痫的患者中,无手术适应症且接受NGC超低频点位祛痫体系的366名患者纳入研究,制定《癫痫病人调查表》,结合《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通过电话随访及来院复诊方式至2012年3月31日。
结果:366例患者中,控制276(75.41%)例,显效62(16.94%)例,有效20(5.46%),总有效率97.81%。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的患者278例。
结论 NGC超低频点位祛痫体系对无手术适应症的癫痫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NGC超低频点位祛痫体系 癫痫病 生活质量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超同步神经放电是癫痫症的一个特点,它源于脑部过多神经细胞的同时过度兴奋,从而引起突然而短暂的脑功能失调。癫痫发作后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倒、神志丧失、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比较为显著的特点是不可预测和反复发作,其发病机制一直不很清楚。在癫痫患者中,儿童和青少年仍是癫痫的高发人群,发作类型80%是全身性(大)发作。因此,对于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和国际神经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既往对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结果提示其与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变化与神经细胞之间离子通道的改变有关[1];其次也有学者认为脑血管的内皮细胞与血脑屏障的功能异常以及皮质发育障碍(DCDs)∞[2]等原因也町造成癫痫的发作。近年来,对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神经胶质细胞的一种]的深人研究后却发现这样的事实:在所有因癫痫死亡的患者脑组织内几乎均可见到AST的变性、坏死及增生等的病理改变。对AST分泌功能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在癫痫发作前后AST所分泌的细胞网子等发生了明艟的变化[3]。提示AST与癫痫发作密不町分.甚至AST活化可能对癫痫发作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从AST人手,阐明AST在癫痫发作中的变化机制,为寻找新的调控癫痫发作的靶点。
成都军盛医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采用NGC超低频点位祛痫体系,从神经胶质细胞中的AST入手,针对变性、坏死及增生的AST入手,治疗癫痫病366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入选标准 1确诊为癫痫,无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年龄3岁~60岁,诊断标准依据中国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癫痫的诊断原则和方法。2无妊娠,无药物过敏史,无心、肝、肾疾病患者。
1.2 病例资料 366例癫痫病患者,男性235例(64.21%),女性131例(35.79%),男女比率1.79:1。年龄3岁~60岁,平均年龄25.6岁,病程1~40年。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NGC超低频点位祛痫体系包括身体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三部分。治疗流程如下:
2.1.1 身体康复,是在传统西药抗癫痫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仪器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西医治疗:
合理规范地应用抗癫痫药物,控制临床发作,可尽快减少因发作造成的各种意外。单纯西药治疗一般需要坚持2-5年,每日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间断,发作完全控制、经复查脑电图正常并取得专科医生同意,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药直至停药。
仪器治疗:
① 脑涨落图仪(EFG),是通过比较精细的点位成像检测设备,根据脑内神经递质与脑电超慢波的对应关系,通过从脑电信号中提取超慢波的方法来检测分析脑内神经递质的功能,无创定量检测中枢神经递质(GABA、Glu、Ach、NE、5-HT、DA六种神经递质),为分析大脑功能和癫痫病诊断提供依据。头部有溃疡、脓肿患者禁用,危重患者禁用。
②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ILF-TMS),NGC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是根据神经递质的电特性,采用经颅磁刺激理论,输出单个或多个特定的超低频磁场,透过颅骨达到脑内深层组织,精细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功能,抑制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实现神经细胞膜电位平衡,抑制脑部异电,杜绝癫痫病复发,达到真正治愈癫痫病的目的。还可以治疗和改善癫痫后遗症(智力下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癫痫性脑病,偏瘫,少儿发育迟滞等后遗症以及抑郁、自卑、狂躁等精神心理缺陷)。治疗时间与疗程: 一般为20分钟,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疗效会有累加效应,但每次治疗不应超过60分钟。每天1—2次,每5-7天为一个疗程。
③ 脑功能(障碍)治疗仪6004C型,以脑生理学、磁生物学和临床脑病治疗学为基础,运用生物组织磁导率均匀的原理,通过治疗发生体输出特定规律的时变磁场,直接干扰和抑制异常脑电、脑磁的发生和传播。同时,时变磁场作用于脑神经细胞和脑血管,改变神经元代谢内环境,使代谢酶活性增高,促进脑循环与侧枝循环的建立,增强损伤神经元细胞的修复能力。治疗时间与疗程:一般情况下每次治疗20—40分钟,每天1—2次,每5-7天为一个疗程。
④ CFT—6201型脑生理功能功能治疗康复仪,以脑生理学、神经电生理学和临床脑病治疗学为基础,特定装置发射的负极性交变电场,透过皮肤和颅骨达到脑内深层组织,使神经元细胞内外离子运动增加,稳定膜电位,发挥起搏正常脑电的作用;此外,有效改善细胞代谢功能、舒张脑部血管,增加病灶区供血与供氧,促进脑功能康复。治疗时间与疗程:一般情况下每次治疗20—40分钟,每天1—2次。每5—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中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1)头痛、头晕、乏力;(2)心悸、气短、出汗。出现上述症状可能是患者初始治疗的不适应,或者治疗功率选择过大,或者治疗疗时间过长。
中医治疗:中草药治疗癫痫具有一定的特色,通过对整体机体的调整,进而抑制活化增生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变性有显著的效果。同时,在发作期、休止期、恢复期通过中医四诊即“望、闻、问、切”予以中草药方剂辩证论治,同时辅以针灸、刺络、穴位植入疗法等,协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降低和减少抗癫痫西药的副作用,缩短服药疗程,对认知功能的损害也很小,并可有效。
健康管理课程,加强患者生活调理教育,合理调配饮食,避免各种诱因,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与癫痫的康复密切相关。
2.1.2 心理康复 癫痫患者的心理障碍较为明显,如感到耻辱、焦虑、恐惧、沮丧等,且患者的情绪、心理、社会功能障碍等直接影响到比较终的治疗效果。对患者采用心理咨询、社会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治疗方法,通过耐心、细心、热情、诚恳地开导,使患者全面了解癫痫基本知识,消除以往对癫痫的不正确的看法和做法,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逐步走向康复。
2.1.3 社会康复 癫痫是可治性疾病,治疗不仅要完全控制发作,还要使患者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或回归社会。癫痫患者应得到社会的关爱,应该享有与正常人一样的教育、就业、婚姻、娱乐、保险等社会功能,在治疗康复期间,建立良好的有利于患者恢复的环境,如到基层进行癫痫相关科普知识的讲座、建立癫痫病友会俱乐部、癫痫病友网络qq群等,对癫痫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2.2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国医学会全国癫痫病学会(第一届)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判定。控制:患者经过治疗后无癫痫发作。显效:患者治疗后发作次数减少到原来的25%以下。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平均发作次数减少到30%~50%。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下。
3 结果
(1)疗效,从开始治疗至随访终点,应用NGC超低频点位祛痫体系治疗的366例患者,控制276例,显效62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97.81%(见表一)。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见表二)
表一 NGC超低频体系治疗后疗效统计表
效果 | 例数 | 百分率(%) |
控制 | 276 | 75.41 |
显效 | 62 | 16.94 |
有效 | 20 | 5.46 |
无效 | 8 | 2.19 |
(2)不良反应,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检查,治疗前后均无出现异常。有16例患者在中药离子导入环节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药物过敏症状,停止接触后即消失。有7例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加,上腹部不适,对症处理,症状缓解。
4 讨论
表二 癫痫病人及家属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
NGC超低频体系治疗后病人 | 家属 | |||||
有关方面 | 改善 | 无变化 | 恶化 | 改善 | 无变化 | 恶化 |
癫痫发作 | 97.81 | 1.91 | 0.27 | 98.36 | 1.37 | 0.27 |
情绪 | 86.31 | 13.42 | 0.27 | 75.43 | 24.57 | |
社会生活及交往 | 77.62 | 22.11 | 0.27 | |||
总生活质量 | 76 | 23.73 | 0.27 | 71 | 28.73 | 0.27 |
NGC超低频点位祛痫体系,身体康复部分中抗癫痫西药治疗能在短期内控制癫痫发作,中医治疗,通过中草药方剂和局部穴位刺激激活经络传导,协调脏腑,减少和降低了抗癫痫西药的毒副作用,明显缩短起效疗程。同时,辅以心理康复、社会康复,让癫痫患者康复重新回归社会。给癫痫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Griffun WS,Yeralon O,Sheng JG.Overexpression of the neurotrophie cytokine S100 beta in human temporal lobe epilepsy[J].J.Neurochern,1995.65(1):228.
[2]晏勇.皮质发育障碍与癫痫发作[J].重庆医学,2001,30(5):464.
[3]Haspolat S,Mihei E,Coskun M,et a1.Interleukin一1B,tumor necrosis factor-a.and nitrite levels in febrile sei—zures[J3.Child Neurol。2002,1 7(10):749.
![]() |
![]() |
![]() |
![]() |
![]() |